【广州日报】内地援港医疗队顺利完成任务离港休整
2022年初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肆虐全港。危急时刻,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在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及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来自25家广东三甲医院、391名有丰富抗疫经验的内地援港医疗队队员分3月7日“先遣队”、14日“骨干队”及16日“大部队”三批奔赴香港,全力投入香港一线的抗疫工作之中。经过两个月与香港同行的携手奋战,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于5月5日离港返回内地休整。4日晚,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宣布灭灯备用,第五波香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援港医疗队员搀扶患者在馆内运动康复
三批递次赴港,“荣誉员工”身份在港开展合法工作为史上首次
由于香港医疗体制、信息系统与内地有较大差异,医疗队要全面开展工作存在巨大困难,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安排医疗队分批次入港:第一批16名先遣队抵港当天与特区政府及香港医管局迅速对接,调研摸底,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手册,并结合实际情况建议调整后续到港医疗队的医护比及专业要求;第二批75名骨干队员抵港后认真学习工作手册并进入亚博馆熟悉病区工作流程、掌握信息系统,第三批300名大部队抵港后快速开展防护培训、熟悉工作手册,并在骨干队带领下分批进入亚博馆熟悉和掌握信息系统。仅仅用4天时间,全体队员就通过了队内的严格院感考核,于3月21日全面正式介入亚博馆医疗工作。
此次内地援港医疗队取得内地医护在香港执业这一政策法规上的重要突破。医疗队所有队员在获取香港工作许可的基础上,以香港医管局“荣誉员工”身份得到资格认证,准予内地医护在港合法开展诊疗、护理工作,这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内地医护获得整建制在港工作的身份准入、行医许可和风险豁免,有史以来尚属首次。
与香港同行紧密合作,创新性开展协同战“疫”模式,多措并举“减重症、减死亡”
医疗队充分尊重香港同行和现行医疗运行模式,结合亚博馆新冠救治中心具体情况和在港工作的特殊性,首创“五个共同”:双方共同值班、共同救治患者、共同商讨病情,共同照护病人、中西医共同发挥作用,双方达成创新性的协同工作模式。在内地与港方携手救治病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
医疗队引入内地病区制管理概念,运用“医疗护理相结合、治疗与康复相结合、中医西医相结合”模式,推行粤港医护一体化管理,提升病患精细化管理水平,成建制地接管了亚博馆8个区中的6个区,所管辖病床的患者无一例死亡。康复、营养医生首次进“红区”,康复和营养医师床边共同参与,有效提升患者救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也是康复和营养医师在港行医的首次突破。
亚博馆收治的患者70岁以上老年人为85.3%,60岁以上为93.7%,最大年龄为105岁,且大多患有基础疾病,许多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医疗队高度关注危重症险情排查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建立MDT会诊制度、专项提升计划讨论解决疑难病例诊疗,建立高危病人筛查流程,对病人进行危险分层,识别出多个早期心梗、心衰病人,实现患者的快速转诊,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针对亚博馆高龄患者居多的特殊性和护理问题的普遍性,成立褥疮、吞咽等专项护理小组和防范护理小组,降低危急症患者死亡率。
此次医疗队还特别加入放射科医生团队,放射学报告由接管前2-3天才可以完成缩短至2-3小时内,极大提高了亚博馆影像诊断效能和急危重症的早期诊断能力。
推动中西医联手抗疫,中医诊疗实现多个突破,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中医诊疗在香港战疫中实现多个突破:一是中医药救治方案实现突破,修订及完善中医诊疗方案,总结收治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扩大中医药使用范围,减少使用禁忌;二是中医药参与危重症救治实现突破,组建中医重症会诊专家队伍,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三是诊疗模式实现突破,对重症发展趋势的病例和特殊病病例实行一人一方、一人一策,减少重症和死亡。此外,内地中医医师首次获准进入“红区”,同时突破性带领香港中医医师进入亚博馆“红区”进行中医诊疗,通过共同的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带动香港中医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爱与被爱的深厚情谊在“红区”流动
亚博馆长者居多,除了新冠救治,基础护理也占了相当大份量,加上远离亲人,给予关怀和抚慰也是一种力量。来自内地的护理人员利用 “攻心法、哄劝法和护理法”的护理策略全方位照护患者,与外界隔离的区域充满着爱与被爱的深厚情谊:有的互留联系方式,有的热情邀请医护到香港家中做客,有的相约疫后饮茶,有因名牌认出女儿出生医院的奇妙情缘,还有患者甚至想认医护人员做“契女”。
记者 何雪华
报道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830039#/detail/1830039?site4
报道时间:2022-05-06